众所周知,《山海经》记载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诡异的神话世界,是研究我们中国上古神话的重要资料,很多人说神话都是假的、虚构的,其实并非如此,很多神话都是先民对现实事物的描述和记载。
只不过受限于上古之人的科学、认知水平,所以记载的很模糊,如果以我们现代的眼光来看,也会发现很多不同的东西,比如《山海经》中记载会发光的五大怪兽,或许就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一、虫庸(rong),《山海经》记载,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这个字打不出来,就用俩字代替吧,说是有一种蛇身、鱼翅的怪兽,每次出现都伴随着神奇的光芒。
而在哪里见到虫庸,哪里就会发生旱灾。我们知道《山海经》中,外形奇特的怪兽有很多,但发光的却很少,也很奇特,或许代蕴含了某种特殊的含义。
二、鼉围(tuó),《山海经》记载,其状如人面,羊角虎爪,恒游于睢漳之渊,出入有光。鼉围的外形很奇特,不是状如人,而是如人面,也就是整体像一张大脸,经常出入睢漳的深渊,伴随着奇异的光芒。
三、于儿,《山海经》记载,其状人身而身操两蛇,常游于江渊,出入有光。在《山海经》中,有很多拿着蛇的神灵,但会发光的却只有于儿一个,这种特质让它有别于其它“操蛇之神”。
四、泰逢,《山海经》记载,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泰逢外形很像人,只是有一条老虎样的尾巴,它具有变幻莫测的法力,可以引动天地灵气。
引动天地之气的主要表现就是伴随着风雨,《吕氏春秋》记载,夏朝的孔甲有一次打猎就越到了泰逢,狂风骤起,天气昏暗,使孔甲迷了路,《图赞》记载,泰逢灌足九州,不拘于一地,出现也必有光芒。
五、耕父,《山海经》记载,丰山,神耕父处之,常游青泠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耕父也经常出现在深渊之中,出入有光相伴,不同的是,哪里见到耕父,哪里的国家就会衰败灭亡,影响力很大。
以上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五大发光怪兽,每次出现都伴随光芒和异象,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会发光和影响周边环境?怪兽?机器?外星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独特我的看法,我就不轻易下结论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