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烛龙

(烛龙)
烛龙,别名烛九阴,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钟山之神,据《山海经》中记载,烛龙也称烛九阴,是人面蛇身的形象,赤红色,身长千里,睁开眼就为白昼,闭上眼则为夜晚,吸气为冬天,呼气为夏天,又能呼风唤雨,不喝水不进食,不睡觉也不休息。
2、帝江

(帝江)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神鸟。《山海经》描述帝江: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意思就是西方的天山上,有一只神鸟,形状像个黄布口袋,红得像一团红火,六只脚四只翅膀,耳目口鼻都没有,但却懂得歌舞,名字叫做“帝江”。
3、英招

(英招)
《山海经·西山经》:“槐江之山,丘晴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渤水。其中多赢母,其上多肯雄黄,多藏琅歼、黄金、玉,其陨多丹粟,其陲多采黄金银。寅惟帝之乎圃,神英招司之,其状属身而人面,虎文而舄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
英招长得马身人首,浑身虎斑,背有双翅,能腾空飞行,周游四海。主要负责管理天帝花园。
4、饕餮

(饕餮)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彊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
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5、白泽

(白泽)
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地位崇高的神兽,祥瑞之象征,但正统古籍中记载甚少。白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通晓天下鬼神万物状貌,是令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
白泽知过去,晓未来。曾帮助黄帝作鬼神图鉴,内有万一千五百二十种鬼神。
6、应龙

(应龙)
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是传说中的蓄水的神。相传黄帝战蚩尤时应龙帮助黄帝斩蚩尤、夸父。后来失去神力,无法回到天上去,就停留在现在的中国南方水泽,所以南方多雨。
7、九尾狐

(九尾狐)
九尾狐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编纂的《山海经》,而后传至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山海经》云:“青丘之山,有怪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九尾狐在古代一直是神兽,后来到了明清时代不知道怎么就变成妖魔了,成为狐狸精。
8、青鸟

(三青鸟)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鸟居之。” 郭璞注:“三青鸟主为 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
西王母的身边的神兽,后来青鸟就变成了传信的代名词。青鸟殷勤为探看。
9、狻猊(Suān ní)

(狻猊)
狻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的儿子,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常出现在中国宫殿建筑,佛教佛像,瓷器香炉上。
10、穷奇

(穷奇)
《山海经·海内北经》所载,指穷奇外貌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喜欢吃人。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斗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
在古时腊八的前一天,宫廷里要举行一个叫逐疫的仪式,由方相氏带着十二只异兽游行,穷奇和另一只叫腾根的异兽,共同负担着吃掉害人的蛊的任务,于是让人感觉它又有些益处了。后来经过漫长的演变,穷奇成为古代四凶之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