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灭亡一直是史学家热议的话题,有人说明朝的灭亡是因为袁崇焕死了还有说是明朝的军队得了瘟疫等等,说法不一。但实际来说在明朝末年,还是有一大批大将,孙传庭,孙承宗,贺人龙,袁崇焕,卢象升,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等。但明朝怎么就灭亡了呢?
明史称是因为一个人的死亡,他就是明朝的顶梁柱孙传庭,因为他的阵亡,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那么孙传庭是何许人,他怎么能担得起这么大的荣誉,撑起整个明末江山,他一死大明就灭亡?

孙传庭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出生,1619年考中进士,1642年任兵部侍郎,次年升兵部尚书。重要军事成就击败第一代闯王高迎祥,镇压李自成和张献忠。
孙传庭不仅人长得帅,而且有谋略。刚开始只是当了个小官永城知县。后来慢慢进入中央,升任稽勋郎中,后来因为大太监魏忠贤专政,辞官回乡。此时明朝已经日薄西山,王朝摇摇欲坠。起义军此起彼伏。内有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首领,外有清兵虎视眈眈。

在这个风云际会的年代,孙传庭再次出山,开始担任陕西巡抚,主要任务就是剿灭农民起义军。他的第一个对手就是起义军首领高迎祥。当时高迎祥意欲自汉中进攻西安。孙传庭负责镇守,不能入,于是打算从子午谷进入,直逼西安(和当年诸葛亮的的计划有点类似)。孙传庭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人,于是在附近伏击,生擒起义军首领高迎祥。

(高迎祥被俘,最后被凌迟处死)
高迎祥死后李自成担任第二代闯王。
孙传庭继续和李自成作战,在杨家岭、黄龙山一带,捕杀两千余人,又在今天的陕西富县采用分兵堵截,机动设伏战术再次击败起义军。并与洪承畴在潼关重兵埋伏,打的李自成只剩下18骑兵突围而走。至此,陕西境内的起义军几乎被镇压下去。但是由于清军攻入长城,京城告急,孙传庭回京防御,使得李自成得到喘息之机。

(戴立忍饰演的孙传庭)
所谓人红是非多,在对待清军问题如何防御的时候,孙传庭和杨嗣昌两人闹了矛盾,最后孙传庭称病要退休。崇祯皇帝大怒,认为他是故意推辞,于是关入大牢。
在孙传庭被关入大牢的这三年,外面是天灾人祸,饥荒遍野,农民都快饿死了。李自成的起义军遇到这个好时机再次崛起,佣兵数十万。
孙传庭再次出山带兵,但是这次形式不再对他有利了,农民起义军是搞得如火如荼,形式一篇大好。犹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孙传庭再次和李自成作战时加上粮食不足,又遇到时疫,兵力也太少。郏县之战,官兵死亡四万人。1643年9月份皇帝命孙传庭再次出征,孙传庭觉得准备不充分,不太想去。但是皇帝催的紧。终于还是去了,由于兵力不足,孙传庭在汝州(河南郏县)兵败,李自成一日内追杀四百里地,直撵孟津,明军四万余人战死,损失大量兵器辎重。

(李自成佣兵数十万)
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时年51岁。但崇祯却认为他诈死潜逃,没有给予赠荫。

(孙传庭妻子)
明朝军事作战最厉害的孙传庭死了。他死后大明更加岌岌可危。《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评论
发表评论